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
时间:2015-08-24   
访问量:1151
作者: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济南开幕8月23日下午,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正式拉开帷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女士等与会的历史学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贺信并致辞。习近平在贺信中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习近平指出,中国人自古重视历史研究,历来强调以史为鉴,我们的前人留下了浩繁的历史典籍。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应该尊重彼此的选择,加深彼此的了解,以利于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希望这次大会能够推动各国的历史研究,帮助人们从历史的启迪中更好探寻前进方向。习近平强调,中国有着5000多年连续发展的文明史,观察历史的中国是观察当代的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抱负和梦想,很难全面把握中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需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需要博采各国文明之长。欢迎各位专家从对历史的感悟中为我们提供真知灼见。刘延东指出,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追求和平的发展史、互学互鉴的交流史,塑造了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形成了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制度选择和发展道路。她希望各国学者交流对话、传承创新,加强国际学术合作,为促进多样文明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姜异康,山东省省长郭树清,国务院副秘书长江小涓,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国际历史学会副主席茜尔达•萨波托、皮姆•邓波尔,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司库劳伦特•迪索,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培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宋明昌,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文涛,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孙继业,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李守信、校长张荣,国际历史学会执行局委员安德烈•吉亚迪纳、林劼铉、卡伦•奥芬、陶文钊以及副秘书长帕斯卡•柯西等出席开幕式。玛丽亚塔•希耶塔拉、王伟光、郭树清、张海鹏分别致辞。玛丽亚塔•希耶塔拉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指出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区域经济合作。她强调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将在促进不同文化的跨国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王伟光阐述了中华民族对历史的尊重和重视,介绍了中国社科院的历史学研究情况,表示当代中国历史研究者要站在正确的历史观立场上,用好中国理论,说好中国道理,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服务。郭树清介绍了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研究及经济发展情况,表示这次大会必将对世界历史科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山东省将尽最大可能为大会提供支持和保障。张海鹏回顾了中国历史学家关注、参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表示这次大会将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将证明国际历史学会代表大会的选择是正确的。大会期间,各国历史学家将进一步认识中国,中国历史学家也将利用这个机会与各国历史学家开展有益的学术交流。张荣在主持会议时介绍了大会在山东举行、由山东大学具体承办的历史和现实逻辑,表示大会有助于学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也将推动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一定会因思想闪烁、硕果累累而载入人类文明的光荣史册。山东大学民族乐团献上了简短的文艺表演,包括《喜讯》《大宅门》《花好月圆》等曲目。这场由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带来的节目表演,中国特色浓郁,风格热情奔放,充分展示了中国音乐的魅力和山东大学的热情,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开幕式上,玛丽亚塔•希耶塔拉提议全场与会人员起立,为被极端武装“伊斯兰国”杀害的考古学家哈立德•阿萨德肃立默哀。开幕式另设主题演讲环节。意大利佛罗伦萨人文科学研究所安德里亚•贾尔迪纳、塞内加尔谢赫•安塔•迪奥普大学历史系马马杜•法勒以及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夏明方分别演讲,作了题为“罗马世界的帝国主义、经济与生态”“自然和历史:一种非洲本土世界的建构”“寻家之旅:人与自然的生态联姻”的报告。主题演讲由罗伯特•弗兰克主持。 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山东省支持保障工作协调小组及30家成员单位代表、中国史学会代表、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代表、中国历史学博士后代表以及山东大学有关负责人参加开幕式。当天晚上,大会举行欢迎晚宴宴请各位中外嘉宾。本届大会传承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传统,坚持以学术为主导,确立“自然与人类历史”为大会开幕式主题,设有“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等4场主题研讨,并安排了专题讨论、联合讨论、圆桌会议、国际历史学会附属组织会议等不同形式共计175场次的会议。同时,结合主会场议题,在济南、青岛、淄博、泰安、济宁、聊城六市举行卫星会议,向世界更全面地展示山东历史的深厚底蕴,凸显各地文化特色,使得本届大会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鲜明。 

返回列表